乡村振兴系列报道之六 :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成功案例田园综合体 发展模式与成功案例 田园综合体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和乡村综合发展模式,是在城乡一体格局下,顺应农村供给侧结构改革、新型产业发展,结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中国乡村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一种可持续性模式。 01 乡村振兴-田园综合体的新发展 ![]() ![]() 田园综合体是一项牵涉面广,关联性强的复合型产业开发模式。当今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传统意义上种植业乡村经济已经无法顺应时代的需求,农业需要承担更多的功能。 我们可以看到,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田园综合体是“三区、三园和一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把整合乡村资源,激活乡村产业,实现三产融合,盘活农村经济贯穿于整个田园综合体的建设思路当中。 一方面需要通过整合乡村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挖掘农业产业的附加值,以特色产业为核心,优化产业定位,完善农业产业、生产和经营体系。 另一方面将乡村产业联动发展,加工业、旅游业、休闲业等相互融合,促使农业从单一的产业结构向多产业融合发展的方向转变。 使得乡村的产业形态丰富多样,产业链条延伸发展,极大地激活乡村产业,完善产业体系。 ![]() ![]() 02 田园综合体的特征 ![]() ![]() 01 以产业为基础 田园综合体以农业为基础性产业,企业承接农业,以农业产业园区发展的方法提升农业产业,尤其是现代农业,形成当地社会的基础性产业。 02 以文化为灵魂 田园综合体要把当地世代形成的风土民情、乡规民约、民俗演艺等发掘出来,让人们可以体验农耕活动和乡村生活的苦乐与礼仪,还原村子原貌,开发一个“本来”的村子。 03 以体验为活力 将农业生产、农耕文化和农家生活变成商品出售,让城市居民身临其境体验农业、农事,满足愉悦身心的需求,形成新业态。 04 创新乡村消费 旅游业可作为驱动性的产业选择,带动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地弥合城乡之间的差距。而解决物质水平差距的办法,是创造城市人的乡村消费。 05 城乡互动 解决文化差异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城乡互动。田园综合体正是一种实现城市与乡村互动的一种商业模式。关于城乡互动,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在空间上把城市人和乡村人“搅合”在一起,在行为上让他们互相交织。文化得以弥合,才是人的城市化。 03 5个关键词 ![]() ![]() 田园综合体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和乡村综合发展模式。 关键词1:主要载体 农民合作社或农民股份公司(以农为主); 关键词2:六大支撑体系 生产体系(夯实基础)、产业体系(突出特色)、经营体系(创业创新)、生态体系(绿色发展)、服务体系(完善功能)、运行体系(形成合力); 关键词3:发展路径 农田田园化、产业融合化、城乡一体化; 关键词4:试点立项条件 功能定位准确、基础条件较优、生态环境友好、政策措施有力、投融资机制明确、带动作用显著、运行管理顺畅等; 关键词5:组成部分 景观吸引核、休闲聚集区、农业生产区、居住发展带、社区配套网。 04 8个引爆点 ![]() ![]() 1.让建筑重拾魅力 对老建筑进行修缮 尊重每一件老物,它们是生命,也是艺术品。 新建筑的创新特色农产市集、主题餐饮、原乡民宿、牛栏咖啡屋、香蜂面包坊、竹苑书屋等多种业态的创意集市,形成一个别具一格的田园小村落市集。 通过传承保护型,创新新建型,挖掘改造型三种形式完成。 传承保护型 对象:具有典型乡土建筑遗存的古村落。 对策:以保护性修缮为根本,对原有乡村聚落环境进行整体性活态化保护。内容包括了街巷形态与格局、地貌遗迹、古文化遗址、乡土建筑等,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完善村庄道路、水系、基础配套设施,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提升乡村整体文化形象,对古村落进行合理保护、利用开发。 创新新建型 对象:地理位置偏远、自然灾害频发或基础设施过于落后的乡村地区。 对策:完善住房、交通、卫生、垃圾处理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基础上,实现乡村人居环境及其面貌全面提升。在村落风貌、布局设计中将乡土文化融入之中;在建筑样式、色彩、肌理等方面要有创新;在民居、乡村景观等设计方面,注重传统乡土文化传承,尊重传统生活习性。 挖掘改造型 对象:避免乡村建设中 “千村一面 ”问题的村庄。 对策:充分挖掘地域乡土文化本质与内涵,结合被改造村落现状进行合理规划改造设计,将村落规划布局、民居形态、乡土景观、产业布局等问题进行整体考虑。将乡土元素与符号结合整体村落历史风貌进行表现。 ![]() ![]() 2.让农田成为景观 农村风光逐渐成为一种城市中稀缺的自然景观,人们渴望的田野风光在乡村里随处可见,农田通过设计和搭配,在较大的空间上形成美丽的景观,使得农业的生产性与审美性相结合,成为生产、生活、生态三者的有机结合体。 农田景观创意:花田景观、梯田景观、农田艺术图案、农田艺术作品、科技创意、农田节庆等。 ![]() ![]() 3.让在地乡村文化聚集IP效应 乡村文化是当地居民与乡村自然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所有事物和现象的总和。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乡村文化又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
乡村非物质文化就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各种精神文化,包括节庆民俗、传统工艺、民间艺术、村规民约、宗族观念、宗教信仰、道德观念、审美观念、价值观念以及古朴闲适的村落氛围等。 乡村文化景观不仅具有使用价值,且见证了先民改造自然的尝试和努力,印记了乡村的兴衰荣辱和沧桑变化,从而成为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和教育意义的实物见证。 ![]() ![]() 4.让农事成为娱乐体验 体验经济在近几年一直持续上涨,田园生活与乡村生活最大的本质区别就是对于农事的生活态度,田园生活追寻农事的悠然自得。
![]() ![]() 5.让创意农业吸金 创意农业是以创意生产为核心,以农产品附加值为目标,指导人们将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诸多环节连结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将农产品与文化、艺术创意结合,使其产生更高的附加值,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新型的农业经营方式。 创意农业类型:创意农业产品、创意农业景观、创意农业饮食、创意农业文化、创意主导理念、创意产业融合。 ![]() ![]() 6.让田园生活成为时尚 室内设计中有一种风格叫乡村田园风,在这个层面上解读人们的心理时,发现我们是十分崇尚田园生活的。喜欢田园的风光,喜欢田园的悠然自得。如何将田园景观打造成一种流行的时尚风,这也是田园综合体的一个引爆点。 我们认为时尚往往象征着高品质,设计中可以将田园生活乐趣、乡村人文、农业文明打造成一种高雅的时尚生活品质。 ![]() ![]() 7.让田园体验突显“意境” 与一般的农村综合性改革相比,田园综合体更注重的是“魂”的层面,致力于意境的营造,更多的是依靠自然现象“日出、晚霞、白云、微风、细雨”等。设计中不能忽视这个方面,如果运用的精准,同样会成为一个引爆点。 ![]() ![]() 8.让景观细节加分 突显一个设计的品质往往看景观细节,细节处理的完美会给原本理念还不错的设计本身加分。景观细节:道路景观、水渠景观、田埂景观、挡土墙景观、标识景观、景观小品、动植物景观、铺装景观、栅栏景观等。 05 案例分享 江苏无锡阳山“田园东方” ![]() ![]() 2012年,在“中国水蜜桃之乡”无锡市惠山区阳山镇的大力支持下,内地首个田园综合体项目“无锡田园东方”落地实践。田园东方项目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等产业为一体,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融与可持续发展,通过“三生”(生产、生活、生态)、“三产”(农业、加工业、服务业)的有机结合与关联共生,实现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田园居住等复合功能。 农业商业化 ![]() 田园东方的农业是以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辅助,把农业进行商业化,定位是企业化服务型的农业平台。阳山本身有优质的水蜜桃资源,而该项目通过公司化、规范化、科技化的运作,使得形成的现代化产业园能作为当地社会的基础性产业。 文旅产业多样化 ![]() 文旅是以生态自然型和多样的旅游产品和度假产品的组合,以此作为产业的根本。比如主题乐园、不同的度假产品和度假村、精品酒店、民宿集群和营地等。 居住方式创新化 ![]() 田园社区属于居住的一部分,服务于原住民和新移民,以及旅居的客群,最终形成新的社区和新的小镇。社区分两类,一是结合宅改、土改的政策和试点,用集体建设用地的方式进行开发。另外,利用国有建设用地为基础的开发,这两种社区混合进行。 上海金山区“田园综合体” ![]() ![]() 当都市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如何通过转型升级,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是金山区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此,金山区积极推动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注重打造一个个田园综合体,充分发挥都市农业的经济、生态和服务功能。 靠海吃海 ![]() 金山嘴渔村里最早开出的天桥饭店,如今已是天天排队吃海鲜的局面。而另一家永乐大酒店,2016年接待人数也超过了15万人次。 围绕“渔”字发展文旅 ![]() 到2016年底,金山嘴渔村累计接待游客达320万人次。现在,即使到了夜里11时,还能看到咖吧、酒吧的灯火和闲坐其中聊天的年轻人,而一家家民宿里更留住了不少舍不得走的市民游客??围绕一个“渔”字做足文章,让金山嘴渔村渐渐成了“不夜小镇”。 发展渔村特色民宿 ![]() 目前,全村已有100多户村民的农宅租了出去,被用来开民宿、饭店、咖啡店等,租金已比前两年翻了一番不止。整个渔村的特色民宿出现了12个品牌,客房数达到了120间,每到节假日必须提前预订才能入住。 四川—成都市郫都区红光镇多利农庄 ![]() ![]() 当都市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如何通过转型升级,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是金山区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此,金山区积极推动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注重打造一个个田园综合体,充分发挥都市农业的经济、生态和服务功能。 高端农业综合体 ![]() 该项目已建成600亩有机生态农业示范区、12000平方米温室大棚和分拣包装中心的有机农业发展规模。同时,作为依托于高端有机农业发展的农业综合体,这里还是成都市为数不多的农业“双创”园区之一。 农业双创载体平台 ![]() 农庄内,2000平方米文创空间的农业双创载体平台,通过设立都市农业双创基金、提供涵盖人才培养、技术创新、投资对接、市场开发等全程双创孵化服务等支持政策,相继引入了创客咖啡吧。 国际化乡村度假新体验 ![]() 作为第一个入驻中国乡村的全球性度假酒店,法国lux酒店管理集团以运营管理乡村酒店方式,打造乡村旅游度假新体验,带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目前,已启动一期4000平方米LUX主题酒店建设,酒店配套的LUX咖啡吧已对外开放。 黑龙江富锦市“稻”梦空间 ![]() ![]() 2017年,富锦市依托独特的地理、生态优势,以“大地艺术”、“空中观赏”、“体验互动”、“科普拓展”、“休闲娱乐”为构成板块,通过各产业的相互渗透和融合,以“田园综合体”为载体,把休闲农业、养生度假、文化艺术、农耕活动等有机结合起来,被誉为华夏东极旅游的“稻”梦空间。 种出彩色稻田画 ![]() 在位于富锦长安镇永胜村的万亩高标准水稻示范基地,观光亭的主体架构已建完。这片“大地块”有4万亩,核心区有1850亩,景观区有819亩。在规划中,景区中心将建一座观光塔,12座观光亭,20个观光平台,其中玻璃平台将延展到稻田里,让游人有站在稻田里的感觉。在观光塔四周,利用6种不同颜色的水稻苗种出“中国梦”“美丽乡村”“祖国大粮仓”“海稻船”等4幅巨型彩色稻田画。此外,还将打造稻田水世界、稻草人王国、黑土泥塘、植物迷宫、热气球等景观。 发展全域旅游 ![]() 富锦利用大地块周边附近的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在附近村屯重点打造了湿地共邻洪州村、低碳养生工农新村、满族风情六合村、朝阳民俗文化村、赫哲故里噶尔当村以及农家美食村等6个农家乐,依托“田园综合体”发展吃、住、行、游、购、娱全域旅游。 以农业生产为基础 ![]() 富锦万亩地块共4万亩连片水稻,富锦东北水田现代农机合作社今年流转了其中的1万亩水稻,合作社农户种植水稻都是订单种植,每公斤水稻收购价格较之市面价格高0.54元。合作社有38栋育秧大棚,其中8栋将种植蘑菇、木耳,其他大棚种植瓜果蔬菜供游人采摘。 |